正己烷是什么?全面解析正己烷的应用、危害及替代品
浏览次数:80发布时间:2025-05-16正己烷(n-Hexane),化学式 C₆H₁₄,是一种无色、易挥发且具有特殊气味的烷烃类有机化合物。它常存在于石油溶剂、汽油及部分化工品中。由于正己烷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,尤其对油脂、树脂、胶黏剂等有机物解度较好,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提取、清洗、配制溶剂以及电子零部件加工等领域。
需要注意的是,正己烷不仅挥发性高、易燃,而且具有一定毒性。吸入高浓度正己烷蒸气或长期反复接触,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危害。因此,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,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,以降低对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。
正己烷具备适中的脱脂能力,可有效去除各类油脂及轻度至中度的有机污染物。
正己烷沸点约为 68°C,常温下即可快速挥发。闪点通常在 -25°C 左右,极易燃烧和爆炸。因此,在操作和储存过程中,必须严格注意防火防爆,避免静电火花或明火。
由于正己烷沸点较低,在工作场所中易迅速挥发成气体,导致吸入性暴露成为主要途径;相对而言,皮肤、眼睛接触或经口摄入则较少发生,并且其在肠胃中的吸收效率也较低。
项目 | 数值 |
化学式 | C₆H₁₄ |
沸点 | 68°C |
密度(20°C) | 0.66 g/cm³ |
闪点 | -25°C 左右 |
CAS No. | 110-54-3 |
由于其低闪点和易挥发性,在操作、储存、运输过程中都必须做好防火防爆措施。
由于其干燥速度快、烷烃系溶解力良好、可调节黏度且成本较低,正己烷被广泛添加到涂料和油墨的配方中;不同油墨在用途和需求方面各不相同,会依据所需性能的侧重点来添加正己烷,以充分发挥其干燥和溶解优势。
正己烷可用于切削油、冲压油等各类工业加工油的清洗;早期在除油清洗剂中的含量较高,但因相关法规对有机溶剂的限制,使用量近年来有所减少。尽管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替代溶剂,但正己烷在脱脂力与挥发性方面的平衡依旧受到肯定。
在食品领域,存在符合食品添加剂标准(高纯度)的正己烷,可用于从大豆、棕榈油等植物源原料中提取油脂。通过加热将正己烷挥发并回收,最终仅保留油脂成分,因而在油脂加工工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。
在有机化学实验中,正己烷常作为硅胶柱层析等分离操作的洗脱溶剂或抽提剂使用;实验时通常将溶解于正己烷中的成分借助其流动性进行分离、回收,操作简便,适用范围广,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应用。
在某些市售黏合剂(例如施敏打硬黏合剂575F等)配方中,正己烷常作为溶剂成分加入,通过其快速干燥性、降黏力以及良好的溶解性等特性,提升黏合剂的使用性能,满足不同场合的黏合需求。
正己烷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,主要影响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、皮肤及眼睛。急性暴露可能引发头痛、眩晕、皮肤干燥和呼吸道刺激等症状;若长期或高浓度接触,则会进一步加重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损害。
危险性项目 | 类别 | 危险及有害性信息 |
易燃液体 | 类别 2 | H225: 高度易燃液体及蒸气 |
皮肤腐蚀性・刺激性 | 类别 2 | H315: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|
严重眼损伤性・眼刺激性 | 类别 2A | H319: 可能引起严重眼刺激 |
生殖毒性 | 类别2 | H361: 怀疑可能对生殖能力或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|
特定靶器官毒性(单次暴露) | 类别 3(麻醉作用、呼吸道刺激性) | H336: 可能引起嗜睡或头晕。 H335: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。 |
特定靶器官毒性(重复暴露) | 类别 1(神经系统) | H372: 长期或重复暴露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|
误吸危害性 | 类别 1 | H304: 吞咽后可能进入气道并导致生命危险 |
水生环境危害(急性) | 类别 2 | H401: 对水生生物有毒性 |
由于市面上销售的白电油通常含有高比列的正己烷。因此使用白电油时同样需要注意以上安全危害,以防职业性中毒。
正己烷具有稀释、黏着和去污等特性,用途十分广泛,可能存在正己烷职业暴露的行业如下:
(一) 制鞋业
(二) 皮革业:如人造革制造业、皮匠业、制革业、皮包及手提箱制造业
(三) 印刷校对业
(四) 制球业
(五) 家具业
(六) 强力胶制造业:作为稀释液
(七) 食用油制造业:在油脂萃取过程中用作溶剂
(八) 石油化工业:如煤焦油精制业、燃料油操作业
(九) 纺织业:如合成纤维制造业
(十) 橡胶业:如雨衣制造业
(十一) 化学合成业:如实验室化学制剂、环己醇制造业、清洁剂制造业、有机溶剂研究业、硝基苯制造业、杀虫剂制造业
(十二) 制药业
(十三) 油漆业
(十四) 清洁业:如皮带擦洗、电镀铸模擦洗、离合器片浸渍、除油脂、有机溶剂槽清洗、干洗等
(十五) 装修业
(十六) 聚乙烯薄板制造业
(十七) 电子业
(十八) 其他行业,如:熏剂制造业、除锈制造业、陶器上色业、抛光粉制造业
目前除制球业、强力胶制造业和沙拉油萃取工艺仍在使用正己烷外,多数行业已转而采用毒性更低的溶剂作为替代。
正己烷属于《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》的化学物质,需严格规范其使用和管理。 根据《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》等法规,职业病防治管理中用人单位需要做的事:
●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、评价(至少3年1次)
●开展职业健康检查(上岗前、在岗期间和离岗时)
●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
●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“三同时”
●完善职业病防护措施
●设置警示标识
●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档案
随着环保要求与工作场所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提升,为了满足法规要求并减少环境负担,许多企业已经选用更环保的溶剂来替代正己烷。
正丙烷属于《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》且挥发性强,采用正己烷替代品可改善空气质量,降低有害蒸气风险,有效预防职业病,符合环保法规,提升作业安全性和员工健康。
正己烷闪点极低(-25°C),采用安全性更高的正己烷替代品可以降低周围设施的火灾爆炸隐患。
我们公司根据正己烷的不同用途,提供多种替代产品,包括不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中的产品,以及无闪点的不易燃产品。请参阅以下的环保型金属除油清洗剂系列页面,了解部分可替代环己烷的除油清洗产品。
如有疑问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为您推荐最合适的产品。
如果您需要适合特定作业条件或环境的溶剂,我们可以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。请点击下方链接,与我们沟通您的需求,以获取符合您要求的产品。